查看原文
其他

桃叶那尖上尖——柳暗花明的相声艺术丨中青报道

中大青年 中大青年 2022-06-11

中青记者:陈格菲 庞少博 余佳薇 
责任编辑:胡纯一

“桃叶那尖上尖,柳叶就遮满了天……”《探清水河》以古朴的唱词、悠扬动听的曲调风靡一时,它曾高居歌曲排行榜前几位,也一度成为抖音用户们最爱用的背景音乐之一。《探清水河》改编自一种常出现在相声舞台上的曲艺——北京小调。它从属于相声的基本功“唱”,是相声艺人招揽观众的重要手段,拥有柔美悠远的风格。德云社艺人结合时代需求将其传承改编,赋予了相声表演新的色彩。改编创新,发展壮大,相声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衰落以后,又一次进入我们的视线。


相声的前世今生



相声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说”指说笑话和绕口令,是相声表演的基础;“学”是模仿各种叫卖声、唱腔、各种人物的语言以及各地方戏曲;“逗”是指相声的戏剧风格;“唱”多指唱太平歌词。

著名相声艺术家马季曾这样描述相声的基本概念:“(相声)就是通过组织一系列特有的‘包袱’来使人发笑的艺术……语言、包袱儿、笑声,可说是相声艺术的三大要素,并且缺一不可。”“包袱”就是相声中故事跌宕起伏的过程,是相声艺术特有的表演技巧,在相声艺术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

(相声艺术家马季 图源:金羊网)

相声的历史十分悠久,自明清流传至今,它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在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形成了曲艺兼备的艺术风格。相声主要以口头形式进行表演,可分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三类,表演时主要使用北京话。随着相声的不断发展,方言相声也逐渐出现,成为与主流相声差别明显而独具特色的相声类型,如粤语相声、台湾相声等。

粤语相声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普遍认为它的发展壮大源于黄俊英[1]对北方相声的学习与借鉴。作为一种地方性的相声,它以生活趣事、粤语文化等为主要内容,贴近大众,如作品《吹水》就讲述了“水”字在广东人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到如今,粤语相声在粤语地区已拥有了不少忠实观众,甚至影响了一代以粤语为母语的年轻人,2019年首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语相声、小品大赛就吸引了310人参赛,其中甚至还有小学生。粤语相声虽然受北方相声影响很大,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自己独有的、区别于北方相声的表演风格。

相声的发展历程十分曲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相声逐渐转向纯娱乐模式,加之相声演员青黄不接,脱口秀、小品等一众新喜剧形式兴起,传统相声艺术逐渐走向衰落,淡出人们的视野。不过,近年来德云社的走红给相声带来了复兴的机会,相声艺术又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

相声人努力追逐时代的脚步,才有了如今相声的“复活”。孟鹤堂等年轻的相声演员登台,将传统曲艺与流行唱法相结合,谱写新版太平歌词;相声人紧跟网络潮流,创作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新“包袱”;相声圈与娱乐圈交汇,推出自己的综艺、喜剧节目,演员们以多种渠道更加频繁地出现在观众面前……诸如此类的改变不仅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也给一直喜爱着相声的老“票友[2]”、曾经离相声而去的观众提供了新鲜感。


相声艺术曲折发展



相声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但其蓬勃发展背后也有着不小的危机。

演员青黄不接是相声曾衰落的原因之一,大批优秀的老演员或年迈退休或转业离开,而年轻的相声演员却还难以负担重任。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这门艺术,但像侯宝林、马三立一样公认的大师仍旧缺乏。年轻一辈中可以出现大师级相声演员,是很多相声人的期待。

相声本身还存在地域限制,方言相声往往只在一定的区域流行。德云社在北方红火发展,在南方多地却依旧默默无闻,究其原因,“语言”是其中一个阻碍,北方相声多用北京话表演,方言与地域文化紧密相关,南北方文化土壤的差异使南方的观众可能会产生理解上的障碍——不懂方言中特有的用词和笑点,听相声的乐趣就没那么大了。即便能够听懂方言,也不一定能理解当地文化。

粤语相声在向北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一旦离开粤语环境,粤语相声的表演就有可能陷入“听不懂”“笑不出”的困境。

地域的限制增大了相声的推广难度,这对于相声的复兴显然造成了一定阻碍。但好在很多相声演员依旧不懈地尝试着发展相声艺术,例如德云社利用网络平台表演相声,进而进行全国巡演,这些专场几乎每次都座无虚席。

另外,目前相声的质量也受到了一些质疑,创新较少,很多段子还是多年前流传下来的,很容易就听腻了。以前的艺术家为保住“饭碗”,专注于提升自己讲相声的水平,磨练几十年,不断钻研新段子,相声的质量自然不断提升;而现在的相声演员不仅可以在园子里说相声,还可以上综艺、拍电影。他们在大众面前表现的机会增多,粉丝数量增多,商业活动也随之而来。对相声演员,尤其是青年相声演员来说,更多的选择也意味着更多的诱惑。在这种状况下,相声演员要摆脱浮躁,认认真真说相声,着实需要定力和耐心,与从前相比,保证相声质量似乎更难。

人们对于相声发展状况的看法不一。在很多人眼中,相声迎来了复兴,但也有不少人认为目前的相声只是表面繁荣。为此,中青记者采访了几位同学,他们分享了自己对相声发展的认识。

杨帅(化名)同学认为,现在相声人的创作力或许有所下降,新段子的质量不如传统段子,但德云社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哈尔滨的星熠社,西安的青曲社等也同样有新鲜的血液加入——还有大批的相声人在为相声的发展努力。就目前来看,相声的发展趋势还是较好的。

黄明(化名)同学则提出,新的作品的出现需要时间。现在发达的网络让段子传播的速度加快,观众很容易接触到新创作的段子,重复听到的概率也会更高,很快就听腻了。这增大了相声创作的难度,“毕竟段子原创不易,传播却很容易。”

针对相声的质量问题,王然(化名)同学的观点是,现在的相声已经适应了目前观众群体的情况,观众认可其内容或表演风格,因此它能被更多人知道和喜欢,给更多人带来快乐,这就不算失败。不过,如果将急于逐利的风气引入相声界,表演的质量也许会打折扣。

“一种艺术要想生存下去,肯定得迎合观众。现在(在相声创作和表演中)出现的一些变化可以说是观众审美变化的一种反映。”黄明也谈到,现在的相声也不能说差,能为观众所喜爱实际上也说明了它们具有一定价值。毕竟相声的价值就在于娱乐。“任何一种喜剧形式的核心价值都在于让人开心。”

几位同学都认同一个观点:相声的核心价值或许不变,但相声的内容会随着时代变化而改变,也只有顺时而变,相声才会被接受和喜爱。归根究底,相声的意义在于娱乐人,观众手里提着相声的生命线,若观众喜欢看相声,相声就不会消失,若哪一天相声失去了它的“衣食父母”——观众,它就难以生存。所以,随时代而改变,满足不同时期观众的需求,想方设法让更多的观众看到它,是相声求生的手段。变化,是必须,也是必然。


相声艺术进大学



相声本就是接地气的艺术,人人都能尝试着说上一段,因此说相声一事很容易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声进入大学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山东大学的相声社每年在各校区巡演;复旦大学有北方社,吸纳有兴趣的同学进行相声演出。在中大,也有很多同学对相声感兴趣,将相声带进了校园。

2019年12月29日,一对由天津人王然(化名)和厦门人孙承(化名)组成的相声搭档在亲新广场进行了一场相声表演。“逗哏”王然从小就听过不少相声。他尤其佩服老相声演员的本事——不仅能讲好段子,演起大姑娘、老头儿、老太太也活灵活现。从马三立、侯宝林,到单口大王刘宝瑞,这些大师身上都有着一股表演的劲头,而这股劲头的来源,正是相声四大基本功中的“学”。王然说,“扎实地掌握本领,并在表演中灵活地运用,这是在老一代大师之中我最看重也最敬佩的品质。”王然是话剧社的一员,在表演话剧时他就尽量将相声要素“学”运用于其中,表演相声时更是如此,他和搭档为了“学”得好,很是下了一番苦功。

对王然来说,排练是辛苦但有趣的。作为一个具有“相声细胞”的天津人,他用一周写稿,又用了更长的时间带搭档背词排练。非常贴心的一点是,他还在台本上标出了“捧哏”需要说出来的语气词。而厦门室友孙承初次当“捧哏”,模仿北京口音就让他下了一番功夫。比如“呦呵”,搭档总是读成“哦吼”,听起来带点南方风味。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正式演出很成功,包袱都顺利地抖了出来,底活[3]也响了,一场相声逗得观众开怀大笑。

(新年游园晚会上王然和搭档孙承表演相声
图源:王然)

黄明也有过登台讲相声的经历,中学时,他曾经和同学一起表演过一些相声的片段。在不同的情境下怎么抖出包袱,怎么样(演出)效果好,都需要表演者在演出前不断准备、磨合。黄明说,“搭档配合得好,放得开,最终呈现的节目效果就会比较好。”


相声能在大学校园里落地生根,无疑是其在年轻群体中乐观发展的好兆头。相声社团、相声表演等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体会到相声的魅力,也促使他们对其产生兴趣,进而激发创作和表演的可能。这意味着这门优秀的传统艺术也许能够逃脱被遗忘的命运,在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一代的推动下,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然而,在相声复兴的同时,我们仍能看到许多传统艺术没有获得复兴的契机而渐渐地走向衰亡。昆曲、苏州评弹、杨柳青木板年画……在今天,对许多年轻人来说,这些历史悠久、曾经拥有无限生机与活力的艺术形式已经退化成了书本上或博物馆里模糊的一个名词。我们盼望其他优秀的传统艺术也能像相声一样重新焕发生机,得到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喜爱,长久地传承下去。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这是相声演员常说的一句话。对于相声来说,它的生或死系于观众一手,京剧、昆曲等传统艺术也是如此。要想真正留住这些传统的艺术,就要留住、吸引更多的观众。这需要从业者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也需要更多年轻人的了解与传承,为这些或已走向衰落或正经历复兴的艺术注入新鲜血液。

注释:

[1]黄俊英,著名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相声方言化的拓荒者之一。
[2]戏曲界行话,指水平几乎与演员相当但不登台演出的爱好者。
[3]一场相声快结束时的段子,也可以认为是结语。


本文系中山大学中大青年传媒原创作品

版权归中大青年微信公众号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在?“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 | 青晚报


春天的相册簿 | 青晚报



今日小编:曾艺洋、董朔含
图源:金羊网、王然
初审:郑梦婕审核:刘洁予审核发布:马明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